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园地 > 参考资料

古代诗词曲名词术语大全-3

作者:高国彬         发布时间:2013/4/21 13:09:36         人气:2294次

                     古代诗词曲名词术语大全-3

                                    2011.12.1


【情与景会】 明代诗人袁宏道首先提出的诗歌创作的艺术特性。他指出‘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魂‘。这是说的诗歌创作中‘意境‘的创立问题,也就是创作过程中主观认识和客观世界之间的辩证的形象反映问题,‘情‘和‘景‘,既有生发,观照的一面,又相互通会的际遭。诗人就要把握并能完美的表达这种关系,构成诗篇的动人的艺术魅力。


【幽情单绪】 明代竟陵派诗人钟惺等倡导的一种诗歌创作风格。他认为‘真诗者,精神所为也。察其幽情单绪,孤行静寄于渲染之中,而乃以其虚怀定力,独往冥游于寥廓之外。‘他的这种主张,体现了没落知识分子的孤独感和不适应感。这种单纯从诗人主观精神创造艺术风格的主张,有一定的局限性。


【景语情语】 清代诗论家王夫之提出的诗歌理论用语。所谓景语,就是指诗歌中单纯描摹景色的诗句,情语, 是指‘以写景之心理言情‘的诗句,亦就是‘情‘‘景‘交融的句子。可见,‘景语‘是浅层次的,‘情语‘才是内外交融,饱含情感的诗句。在这基础上构成名篇佳作。


【神韵】清代诗人、诗论家王士祯提出的诗歌理论用语。它的中心思想是要求诗歌创作具有深邃的思想感情和蕴籍丰富的审美意义;外在形式,却又是冲淡、超然的。它主要是发展了司空图、严羽的理论,在诗歌创作的审美作用方面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但是,文艺创作是由多种要素综合构成的,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


【格调】清代诗人沈德潜提出的诗歌创作现论。它主要是强调诗歌创作中的‘格‘和‘调‘。前者是指诗歌的格式,也就是表达思想、感情所必须具有的与之相适应的格局,决不是漫无格式、任意而为的;后者强调诗歌的音律格调。这种主张具有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


【肌理】清代诗论家翁方纲得出的诗歌创作理论。这种主张既反对袁枚、王士祯的‘性灵‘‘神韵‘,也不满于沈德潜的‘格调‘,它主张诗歌创作必需惯彻‘理‘,‘诗必研诸肌理‘。这里的‘理‘,既是指诗歌的思想内容的‘道理‘,也体理着创作规律的‘文理‘。


【人外无诗】清代诗人龚自珍提出的诗歌创作理论。‘诗与人为人,人外无诗,其面目也完‘。这种主张表明诗论家已看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中所体现出来的是一致的、统一的。可见,什么品质诗人就只能创作出同样品质的篇章。这种‘同一‘观,也不能推之极端,否则又将陷于矛盾之中。


【哀乐中节】清代诗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提出的诗歌创作理论。他认为诗歌创作是抒情的,这里就有一个‘度量‘问题。‘发乎情,未必即礼义,故诗要哀乐中节‘。这里的‘中节‘就是要合乎一定的礼义规范。


【诗眼词眼】这里指诗、词中的重要关节处。有的评论家着重于一句中的某些关键词语;有的则从整篇的布局、高潮等着眼。例如:清代刘熙载就是着重后一方面的论述,提出‘通体之眼‘的说法。


【妙在衬跌】清代评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提出的诗词创作中的一种手法。衬,是指衬托;跌,是指跌宕变化,形成一个有机的多资的整体。他指出诗词创作中必须具有层次和变化,形成一个有机的多姿的整体。这样才能具有动人的艺术性。


【凭虚构象】清代评论家刘熙载提出的文艺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他认为,凭实(客观事物)构象(艺术形象)是容易的,而凭虚(想象)的构象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凭实构象必然受到‘实‘的制约,只有凭虚才能具体有无穷尽的意境。至于这里所说的‘虚‘,不是‘虚幻‘,而是取决于诗人的生活积累和想象力的水平的高下。


【极炼如不炼】清代评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提出的主张。他说‘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人籁恶归天籁矣。‘明确提出‘极炼‘和‘不炼‘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单纯的‘炼‘,太露痕迹,只有‘极炼‘达到‘不炼‘的程度,才能算达到艺术的极致。


【我手写吾口】清代诗人黄遵宪提出的诗歌创作理论。他主要针对清代诗坛情况,特别是同治、光绪朝代的拟古作风而提出的,要求运用口语创作诗歌。这是时代发展决定的。


【意境】我国古典诗论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它主要是关于诗歌中的形象问题,也就是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相互融会,构成主客观统一的形象体系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文艺创作的(特别是诗歌创作)中的主体问题。中国古典诗论,从‘言志‘‘缘情‘开创的,都是着眼于诗人主观的内心世界,即便是山水诗等,也强调主观对于客观的关照关系,在诗篇中强调内在与外界的沟通、融合。这就是意境的基础。在这基础上,发挥诗人的主观独创作,深入体会外界的本质特征,求得新的艺术创造。


【有我无我】清代评论家王国维提出的诗词创作中的一个主要论点。‘有我‘是指‘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也就是说作者主观的感情,移到客观事物上,再由作者将这主客观形成的情感物、物因情迁,统一的形象表现在作品之中。‘无我‘是指‘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无我‘,而是指将‘我‘化成‘物‘,使之与相同一,表现在作品中,只有‘物‘而不含主观的感情了。实际上它不能是‘无我‘的。这种‘物‘‘我‘同一理论,最早可推溯到古代印度《奥义书》中的‘梵‘‘我‘一致的理论。


【物我无间】清代评论家刘熙载所提出的文艺创作理论。‘物‘是指客观世界,‘我‘是指诗人的主观世界。他认为这两者之间是有同一性的,‘我‘有可能完善的反映客观之物。当两者统一时,就能创作出优秀的诗篇。


【隔与不隔】清代评论家王国维提出的判断境界优劣的标准。不隔是好的境界。不隔就是指客观世界和作者主观世界,乃至读者的精神感受这三者之间是相互贯通,相互观照、对应。要做到一点,就需要真诚的认识和高明的技巧。

                                                全文完



  • 文史知识
  • 请您欣赏

中国文化渊源留长,浩如烟海,近几年,我将整理过的一些文史资料性的文章,汇总归类,以方便大家共赏......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