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碎归仓》序言

作者:萧维良         发布时间:2013/5/11 20:33:31         人气:2701次

                       《拾碎归仓》序言

                         任文焕  2011.2.18

天津工人文学社创始于五十年代,第一批作者有从印刷厂来的工人万国儒、有从铁路来的火车司机阿凤等,稍后,橡胶厂的王德奎、玻璃厂的萧维良就跟上来了。他们在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精神指引下,长期坚持写工业题材,努力刻画工人形象,共同创造了海河两岸工人文学的一个辉煌时期。不少作者早有专集出版,维良是个沉稳的人,我们终于等来了《垂钓者的喜剧》。

社会主义建设创造着当代文明,工厂生活哺育了工人作家。维良同志几十年来始终在基层,他有丰富的工厂生活,他熟悉自己身边多种多样的人物。从艰苦奋斗的六十年代,熬过十年动乱到建设“四化”、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维良同志笔耕不辍,真情实感地描绘工厂生活和刻画工人形象,写出了散文、小说等作品百万字:从娓娓抒怀的“寄情音”到慷慨欢歌的“新时赋”,这个选集记录了一个业余作家的艰辛脚步,汇集了维良同志半生的心血!

工人作者都有自己的生活基地。维良同志立足于玻璃行业,他魂“系熔炉流火”,以笔为钎向我们“挑出一簇创造的阳光,智慧的月色”,展示着“透明的世界”。不论是寿荣姑娘,还是“活龙”师傅,一代又一代的玻璃工人都经历着熔石化料般的锻炼,鋳塑着为人们奉献光亮的品格。维良同志坚守“车间文学”的阵地,从讥声伴人生的“车间曲”到行行出壮元的“职业歌”,他卓有成绩的创作实践雄辩地证明,车间是个小社会,工厂原是大世界。只要典型地刻画人物,深刻地反映时代,工人作家就拥有众多的职工读者群,产业文学就会在社会主义文艺园地结出自己的硕果。

文如其人,维良同志是个老实人,他有时感到“自己限制了自己,突破局限很吃力”。这话很实在,但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干着,不图虚名,甘于寂寞,在文学社的力促下才编选了这个集子。有人说,“老实人干不了文学,写不了小说。”其实不然,文学社一批“维良式”的老老实实的作者,不就在踏踏实实地一步一脚印地前进着、成就着,不就为建设职工队伍精神文明,为震兴天津文坛在继续着实实在在的奉献吗!

                                                      1992年5月


                                 老实人写老实文

                                    ----记萧维良的文学创作道路

                           王锡荣  2011.2.18

屈指算来,萧维良在业余文学道路上已跋涉了三十多个春秋了。从五十年代,他作为文学青年,在天津日报后被人民文学转载的《在渡口》,至近年连续在今晚报副刊发表的近百篇散文诗《职业歌》,跨时三十多年的业余创作实以使他迈进花甲之年了。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他在天津工人文学社的支使下,把他在走过来的这段路程上所写的小说、散文结集成《垂钓者的喜剧》以及一册十八万字的所谓任务之作《天津玻璃工业史记略》也摆在了我们面前。这中间投入他多少青春的心血和工作之余的汗滴是可以想象的。自然我们有理由说他不辍的辛勤耕耘,是拥有一个硕果累累的金色秋天的。

笔者正是为了拨开这些收成帷幔,坦露为着收成而付出的劳作。便趁着十月的阳光做了一次老友新访。

萧兄对初识者说来,也许会误其属不善言辞之辈,但扯起文学话题,大有给人难以煞车之感。我们谈了大半天,他重复最多的一句话是:“我心迟手笨,在写作上只好下苦功夫。”这也许是工人文学社诸多同仁称他为老实人的根源所在吧!因为,姑且说是真笨,认识了自身这个弱点,又不能不以不辍的劳作去补偿,这不正是老实人在用实践证明弱点也能向灵巧转化的一条生活哲理吗!

我以为,萧维良之所以被称为老实人,不外乎生活、读书、写作三个方面,尤是他在写老实文。

萧维良17岁进料器厂学徒,他人虽然进了天津城,可是他的心常常怀念解放大军围困北京时在京郊驻防的一位解放军叫贾长生的炊事员,但终不知开拔去向,之后,听人说可以登报寻人,从而也知道,还可以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于是,他在工厂沸腾生活的感召下,从在工厂搞黑板报起步到为报纸写文章投稿。在工厂里,哪个车间出现新人新事,那里就有他的脚步和身影,从而使他能够深入生活,多方面认识人、观察人、了解人、熟悉人,乃至后来,他提拔为干部,当了科长,遇有通知什么会议的事,他也不辞辛苦跑腿,因为他把这些都看做是接触人的好机会。这积极朴素的思想和扎实的生活态度,再加接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武装,有了引导创作方向,进一步认识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这一真理,这是他自觉地老老实实地以自己工厂和工作领域为基地,去挥笔创作。所以,我们看萧维良写的一些作品,大多是以他生活过的,玻璃厂为背景,他笔下的人物和故事情节,都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根据,给人以生动真实之感这是他的难能可贵之处。

伴随萧维良创作的重要环节是老老实实读书。他把读与写的读看得很重,他认为他的文化底子薄 ,学识浅,不从读上不断充实自己不行。他说:“读不仅是写的必须,也是借以帮助认识生活,开阔视野与创作思路,来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他多年如一日地利用“少打扑克少扯淡少逛马路少睡觉”的时间来读书看报。他既读大部头的经典名著,也抓报纸看。他认为一个热心写作的人不能忽略报纸,因为报纸更贴近生活,更反映今天。他读报纸的一法是:一般不放弃如报纸副刊屁股上的“豆腐块”或“补白”,他认为其占据的位置虽然无重,

篇幅虽然不大,甚至作者虽然无名,但所以也能登上版面,那起初在编辑手上一定被看到了可取之处,哪怕是一点哲理,一丝发现,一句箴言,都可以成为读报人的知识补充,都值得从中寻找那点“可取之处”的付出,用以充实自己。从这里不难看出,萧维良独到读报法,确实是不惜劳苦地在老老实实地下着笨功夫。

谈到业余文学写作,正如萧维良在他的作品集《垂钓者的喜剧》后记中所言:“我所以能提笔著文,是党培养教育的结果,因此,我在写作实践上坚持一个观点,就是写好蓝天下的红旗,写好节日的红灯,写好劳动者胸中的红花……”他认为这是一个业余文学作者的责任,是的,他用笔向人们“挑出一簇簇劳动的阳光,智慧的月色”;我们在报刊上读他的作品时,每每都觉有新意,且有一种甜甜的感受。我想这或许就是萧维良在创作中以擅长歌颂的初衷吧!

萧维良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天津工人文学社里的老社员,许多人知道其人不善虚伪客套,以实在为人,这可说是他做人的品行,而他的作品也反映着他的人品。他告诉我,他写的很少,也写得很慢,但尽可能把东西写得的少点臃肿,少点苍白,就必须在他的语言仓库里挑选最适合的零件以配搭,在经斟酌修改。他说“好的文章都有一个文字精练的特点;再则,这是给报刊写稿的必须。报刊的编辑每天都要看许多稿子,你让人家编辑在荒山野草中寻找那一粒粟,人家可以不费那功夫,即使人家愿意发表你的稿子,那要浪费人家多少时间和精力,你过意得去吗?”

我听着琢磨着,他笨工著文的追求,以及实在诚恳的语言,使我在采访归来的路上想到,一个业余文学写作者,每天在单位要做好工作,业余时间用心用笔在为繁荣文学事业的花圃里耕耘着,哪怕是在种一棵小草一株小花,其辛劳精神都是值得敬佩的,使我不得不道一声:我们的业余文学创作者们,你们幸苦了。

                                               原载天津工人报1993年2月3日


                                     扉页当碑

                        萧维良 2011.6.2

苦命人张秀萍——我的母亲(1898——1981),于1933年腊冬在北京得子,呼乳名:来子,乃我其人——萧维良——是1945年春入北京来广营小学时,由乡村教师燕朝亮冠名。

母亲视我为人生的转折、生存的希望。母亲故世,我的送别悼词是一句话:“妈,我想你呀!”母亲于我是永生的心碑。碑文是:诚挚单淳,安贫守素,辛劳克难,忍辱负重。

母亲虽晓我从幼好学,但无望子成龙之心,却有修苗成树之奢。可憾,男人外室寻欢,自身已成阔海孤舟,无力顾及育子诸事,而保守、封闭的大家庭,日痴夜梦农耕奔富之路,遑顾后来人日后前途?且每言及念书之事,便多听有“没出息。”“没起色。”“还打算中秀才不成!”等等微词云云。期间,母亲常常看到我早早起来将要去上学,便被拦住,指使牵牲口下地拉墒。母亲无可奈何,我则必辍学屈从,因而当牵着牲口下地时,见同年学伴迎着朝阳走向学校,羡慕不已,为惋惜失学只有暗中流泪。

有幸,遇有大伯父萧进福处事远见,又因其连生八子均于襁褓中夭折,

故对我喜爱有加,主张并不吝花费支持我断断续续念过“一,天亮了。二,弟弟妹妹快起来……”,也曾读过尺牍,后转校至村北刘各庄于孔夫子龛下拜梁国治师门,从念“三百千”始,念过《中庸》,《大学》念了半截。便于1950年秋末,由远门祖辈人萧连举领入天津建华玻璃厂学徒,干过跑瓶,吹过小泡。

从此母亲直视我置身在党的阳光下,接受党的培养教育,及至送我进工农速成中学接受文化教育,感激至深。母亲时常教我要懂感恩,说:“是共产党给了我们挺起脊梁的资格,要永远不忘党的深恩大德。”

母亲关注我,见证我于1953年提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入党。多年多在人事、工资、宣传等部门尽职,且始终用“要长志气”作嘱咐。我遵嘱在人生道路上,以向上精神,勤恳努力书写发奋的“志气篇”。并感受沸腾生活的激励和召唤,在几十年工作中,坚持业余时间练笔习文,抒发心怀,投情著文,常以“梁霁”作笔名见诸报刊,遂成作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这,母亲抑或在冥冥之中也定会欣慰至极。

“问君何处清泉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母亲,乃我生身的芳草地,怀念她,权以扉页当碑。其实,碑,不过是作为作者享受母爱源泉一滴,中国共产党给了我灵魂——才是教育我的活水广阔源头!



  • 文史知识
  • 请您欣赏

中国文化渊源留长,浩如烟海,近几年,我将整理过的一些文史资料性的文章,汇总归类,以方便大家共赏......

去看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