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纪行

作者:赵树标         发布时间:2021/4/20 7:45:30         人气:1438次

□散文

                         唐 山 纪 行

                          □赵树标

唐山是河北,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它的名字是唐太宗李世民所赐。当代,因为那场毁灭性的灾难,也因为灾后浴火重生使他世界闻名。

在抗震40周年前夕,我去这座“凤凰城”看望2472师当兵时的战友,收获颇丰,心情激动。

           1、 战友给我一个惊喜

那天上午,我从任丘坐上k2046次列车,经过4个多小时,下午1点半就到达唐山。2015年秋天曾到任丘去看我的同班战友汤立,已在车站等我。时隔近一年再次相逢心里自然高兴。

“老班长,我先给你安排住处,咱们不住家里,我要给你一个惊喜,住咱们部队214团招待所。”

“咱们部队不是在最后一次精简时,就撤销了吗?”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赶忙问汤立。

“走吧,先上车,到时你就知道了。”

196912月,我一入伍就在24军陆军72师步兵214团,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英勇的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属陈、粟领导的华东野战军,曾参加“南征北战”击毙敌74王牌师师长少将张灵甫;在小木船打败敌军舰解放长山列岛战役中,是渡海作战“登岛第一船”;在抗美援朝上甘岭前沿坚守战中,团狙击手消灭美国士兵和李承晚伪军214名······

曾涌现出出席全国群英会的华东一级战斗英雄张学冬。

     集团军被精简时,在原72师师部组建保留一个预备役炮兵团,经过大家努力这个团沿用了214这个番号,要知道,凡是在这个英雄团待过的军人,214这个番号是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

住进首长和战友特地安排的招待所,就如同又回到当年的部队,我从心里感谢汤立给我的惊喜。汤立还特地在营房门口给我拍照留念。

214团,我生活、锻炼、成长的地方,我永远忘不了你!

           2 看望唐山保尔:姚翠芹

这次在唐山,计划见的战友多,行程比较紧,住处安排好后,当天下午,在连队同班战友汤立陪同下,我第一站看望了,昔日72师文宣队的战友、地震中不幸高位截瘫的姚翠芹。

姚翠芹,字硕芳,16岁就成了一名令人羡慕的女兵,成为我的战友,她能歌善舞,人又长得漂亮,是我们文宣队骨干。19763月退伍回到唐山,成为建设银行的一名职员。是那场毁灭性的大地震夺去了属于她的美好,改变了她的人生命运,作为一块闪光的金子,她在高位截瘫后硬是开出了人生的新路,作为残疾歌手,把歌儿唱到了中南海,唱到了人民大会堂······她在轮椅上写作,出了4本散文集,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得到社会舆论的赞许,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李克强的接见,这是常人都难以做到的。

        找到住处,她的爱人小田摇着轮椅打开门,把我们接到客厅,小姚见到我非常高心,20多年前,我到秦皇岛出差,曾第一次去看她,看到她的精神状况比20多年前还好,我特别高兴,用我带的相机给她拍了一张特别照,她让小田为我们拍了合影,我们还在他们的留言簿上留了言,我们说了很多话,我把我写的赞颂她的长诗《唐山保尔——姚翠芹》和我编的饶阳第一部村史送给她,她也把自己的散文集《雏菊傲霜》签名给了我留存。

在我离开唐山时,姚翠芹特地发来短信说:“树标老班长:感谢您一到唐山第一站就来看望我俩。但因截瘫疗养院施工结束,要我们搬回去,纪念40年还有诸多事宜,未能与您尽叙战友和文学情缘,请原谅为盼。您写的关于我的诗,必会成为我生活的动力和勇气······

我回短信:“翠芹,多珍重,你是战友们的榜样,战友们的骄傲!”

         3、四十一年再见老指导员

看望姚翠芹后,天已黄昏,汤利早已在住处附近的一家酒店安排了一桌酒食,为我“接风洗尘”。老六连和原师文宣队的8名战友相聚一起,不容易呀!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我的老首长、老指导员贾山林。从我1969年入伍到2146连,到1975年退伍离开6连,在72师文宣队工作除外,他一直是我的指导员,在连队,连长主要负责军事,而指导员则主要负责党组织建设和连队思想政治工作。他的工作对每一个战士的成长进步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永远忘不了,那是1970年夏天,我们连在燕山深处进行战备施工,遇到几场大雨,上下班要淌过膝盖深的冷水,我在1966年邢台地震时落下的关节炎病犯了,情绪很不好,是贾指导员发现后,多次找我谈心,给了我战胜疾病,在部队生活、工作的动力。

        在连队,贾指导员、连长和崔副指导员一直把我作为促进连队建设的文艺骨干,6年时间,我多次到团、到师部文宣队工作,贾指导员和副指导员,一直在连队给我保留团支部副书记(副指导员是书记)和4排四〇班一个副班长的位子。1975214团授予我团“优秀团支部副书记”光荣称号。还是这一年,老兵退伍名单确定后没有我,我向指导员和副指导员表达了愿早点回地方的想法,他们没说“官话”、大话,满足了我的愿望。

这次时隔41年,再次见到贾指导员,看到老首长身体健康,精神矍铄,我非常高兴。第二天中午,老指导员做东,六连的战友陪同,我们又小聚一次。谈起当年,满足我的心愿,早一年退伍,恢复高考我圆了大学梦,老首长非常高兴。

贾指导员人好,工作能力强,正营职转业回唐山后,职务还得到升迁,这很不容易,我为老首长高兴。

        4、参观抗震博物馆

在唐山这几天,除了看望姚翠芹夫妇,见老指导员,我还见到了师文宣队时的战友张淑霞、赵小平、赵品全、高俊茹,连队的汤立、张建会,沉浸在战友相会的欢乐中。看到唐山虽经历那场毁灭性的地震,却比我40多年前所见的唐山更美丽,心里充满喜悦。

        那天,退伍后在唐山公安系统工作的、曾为全国公安系统先进个人的张建会,开着自驾车,在我同班战友汤立陪同下,浏览了唐山市容,重点参观了唐山抗震纪念馆和博物馆,在抗震纪念碑前留了影。

参观中,我见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李鹏、李克强接见我的战友姚翠芹的照片,见到了唐山矿的功勋救护车,目睹了抗震纪念墙,震后遗址现状······

        参观后,我深深感到:从惨烈的一片废墟,到重生的一座名城,唐山的浴火重生,堪为世界地震史,城市发展史上的不朽传奇。美丽的新唐山向世人昭示,我们中华民族是摧不垮、震不烂的伟大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定能实现。

祝愿唐山的战友们生活美好!

祝愿美丽的新唐山明天更美好!

     草于2016725日,20214月改定

     作者简介:赵树标,男,笔名仁众牛。共和国同龄人,祖籍河北省饶阳县。务过农,当过兵,读过大学,文学学士,高级政工师,中国石油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优秀企业形象管理工作者”,“中外诗歌散文精英人物”。爱好文学、史学和新闻报道。在国家各级各类报刊发表作品上千篇,有数十篇作”品或研究成果获省部和国家级奖励。曾主编“潜山石油文学丛书”,编著《尊师佳话》,著有个人专著《没能闪光的金子》,主编饶阳县第一部村史,均由正规出版社出版,现为中国“诗经台文化”研究者,华北油田社区关工委优秀五老红色基因传承者。




  • 文史知识
  • 请您欣赏

中国文化渊源留长,浩如烟海,近几年,我将整理过的一些文史资料性的文章,汇总归类,以方便大家共赏......

去看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