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争取来的156个援助项目,
开启了我国波澜壮阔的工业化进程
新中国成立前后,我们既不能制造飞机火车,也不能生产汽车坦克。1950年,我国的钢产量仅有61万吨,全国财政收入仅为62亿元,连印度这样的国家都比不上,工业基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毛主席是近现代以来最懂中国国情的人,他对中国现状有清醒的认识,他的那句“落后就要挨打”的论断,什么时候都管用。
1949年12月,新中国刚刚成立才2个月,毛主席就作为一个胜利者,正式访问了苏联,会见了以前有点小瞧他的斯大林。
毛主席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争取苏联的援助。毕竟,从当时的国际情势看,也只有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能帮中国。最后在毛主席“发脾气”后,中苏签定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时还签了由苏联帮助中国建设和改造50个企业的协议。
毛主席对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建议十分重视。50年代,苏联经济专家和政府提出:中国经济建设要想快速发展,必须在沿海和东北地区集中搞建设。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以苏联援助的156(实际执行150个)个工程为主的一五计划。但这时毛主席却有了自己的考虑,他认为在沿海和东北地区集中搞建设,不利于中国工业的均衡布局和国家建设的全面展开,且易受美蒋反动派的干扰。
最后决定:106项民用工业企业中的21项建在西部地区,44项国防工业企业中的21项也摆在西部。这样西安、重庆、成都、太原、兰州等西部大城市基本形成了钢铁、电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兵器、航空、建材、电子电气等轻、重工业企业配套协作的布局。同时在全国先后兴建了大中小1325个工业项目,增强了中国工业化能力。
但从1960年中苏交恶后,中国基本不可能从苏联再获得帮助了。这期间,我们又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
为此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伟大号召。
独立自主,成了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封锁的不二法宝。
在毛主席领导下,我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据统计,1966年至1976年十年间,我们在中西部13个省市区,建设了全民所有制企业29000余个,建立了45个重大产品科研基地,催生了30多个具有重点产业的新兴城市。
七十年代初期,西方发生经济危机,毛主席英明决策,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投资了43亿美元,引进了化纤设备4套、石化设备3套、大化肥设备13套、烷基苯设备1套、大型电站设备3套、钢铁设备2套,以及43套机械化综合采煤机组、燃气轮机、工业汽轮机等单个项目,并大部分在1976年前后建成投产。
在毛主席领导下,中国爆炸了原子弹、氢弹,发射了导弹和卫星,建造了核潜艇和战斗机,航行了万吨海轮,可以说,在毛主席时代,中国已经能够生产出世界上绝大多数工业产品,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是毛主席把我们这样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成功建设成为新兴的工业大国,这个历史成就的取得,为我国在1978年实行开改开放奠定了无可替代的基础。
2024年11月27日
中国文化渊源留长,浩如烟海,近几年,我将整理过的一些文史资料性的文章,汇总归类,以方便大家共赏......
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