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事如烟

1976年7月28日大地震

作者:高国彬         发布时间:2013/3/28 20:54:20         人气:7407次

                             1976年7月28日大地震

                                          高 国 彬

        三十年前的今天,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幽燕大地。这个灾难不是由天而降,倒是从地而生,顷刻间一座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被夷为平地,变成了一片废墟。几分钟的时间夺取了24万人的生命,使16万多人伤残,百万人受伤,这就是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发生的大地震。

        这次地震灾害,造成死伤人口之多,对建筑物破坏之大,人员的生命财产损失之惨重,为古今中外400多年来,有地震记录历史的最惨重的一次。这次地震的震中在唐山市,但是距唐山100公里的范围内的地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至于波及的地区,北到黑龙江的满州里,西到宁夏的吴忠,南到河南的正阳等地,都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天津市与唐山市地缘相连,所受到的损失也就非常严重。

        这次地震灾害,至今已经过去了三十个年头,但是它给人们在思想上留下的创伤,却难以愈合。当回想起地动山摇的那一幕,至今使人不寒而栗,凡是经过那场灾难的人们的记忆中,永远不会消失。

        我生活在天津市,只能把地震波及到这里的情况,做如下回忆。

        一、地震前的先兆

        自1966年河北省邢台地区地震后,国家在华北地区就建立了地震监测网点,密切监视着地下的活动情况。为了普及地震知识,在民间也建立了许多观测小组。到1975年的辽宁省海城地区地震前,就发出了准确的预报,造成的损失较小。之后,专家及有关学者,就观察到地下的变化情况,预报在京、津、张(张家口)一带,会发生大的地震。因为地震的预报在国际上都没有过关,而且这个地区又是处于国家首都,属于敏感地带,再加上当时还处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没有十分的把握的事情,谁也不敢拿出自己的意见。如果稍有不慎,给你扣上蛊惑人心、扰乱社会秩序的大帽子,打成现行反革命定准无疑。

        随后,各地发生的异常现象,却不断传来。有的地区井水上长,水中含氡值偏高,地磁变化异常。至于各地的动物的异常现象,那就更多了。例如某地农家的牛羊晚间不入圈,众多黄鼠狼大白天搬家,家犬狂吠,鸡鸭晚间不进窝,池塘的鱼浮在水面,等等。这些异常现象广泛地在民间传播,而且在大地震之前,冀东各县的观测网点,都已经观测出这些异常现象。就连山海关第一中学的观测小组,都准确地发出大地震的预报。可惜这些预报都没有能够被领导者重视,更没有事先向群众发出通知。后来得知,这次大地震只有一个县是例外,那就是河北省青龙县,当县领导得到当地地震观测站的预报后,马上通知全县的农村群众,这几天晚上都要在外边住宿,不能进屋,做一条命令传达到每户人家。在那次大地震中,全县无一人伤亡。

        地震前的异常现象也发生在我的家中,但是没有引起重视。1976年7月27日,正是中伏的第二天,天气炎热,晚间睡觉都开着窗户和楼门。大约在8点钟以后,孩子养的几只虎皮鹦鹉,在笼中乱飞直撞鸟笼。我以为是有野猫来打搅,便出去到楼道观看,却什么也没有发现。后来我就把楼道的窗户和门都关上,免得野猫再来打搅。之后,笼中的虎皮鹦鹉不仅撞鸟笼,而且还发出尖叫的声音,反而闹的更加厉害了。直到午夜过后,这几只虎皮鹦鹉才安静下来。谁知这就是大地震的前兆,鸟儿已经做出预报,可惜我没有能够理解。果然,到凌晨3点就发生了大地震。事后,我们一家人才明白,那天晚上虎皮鹦鹉为什么那样的吵闹。当明白了早已晚矣!但是它为今后观察余震,却发挥了作用。

        二、灾难的降临

        7月27日的午夜之后,虎皮鹦鹉平静下来了,我也开始入睡。正在熟睡之际,一阵闷响随后大地开始猛烈颤动,把我们从睡梦中惊醒。开始是由床上向上颠,然后又是左右晃动,我马上高喊:“地震了”。意思是把旁边屋内熟睡的老人与孩子叫醒,说时迟、那时快,孩子们也都机警地躲避在屋门处。这时我也从床上跳下,大地还在左右晃动,就是站不住脚,头脑有些发晕。我乘船在海上遇到风浪,都没有晕过船,这次倒不行了,还得扶着床才能站得稳。

        大地晃动时,就听见外边房屋倒塌的声音。我去开电灯,也无法打开,已经停电了。这时旁院的邻居高喊救命,原因是震坏的房屋砖瓦石块,堵住了他们的去路,大门无法打开。为了救人要紧,我就打开窗户,架好木版,将他们一家四口从窗户中爬过来,这才转危为安。

        强烈地震刚停下,人们惊魂未定,不知是否还有余震,就纷纷逃出家门,跑到大街上去躲避。一时间家家空室,马路上人满为患。这时还不到凌晨4点钟,天气阴沉,乌云满天,大家还看不清楚房屋损坏的程度。

        当天色大亮后,各家在外边躲避的居民,这才看到地震的破坏程度。有墙倒的、有屋塌的、有墙体开裂的。庭院内、胡同里和马路上,到处都是一片瓦砾。大家看到这种惨状,就更不敢回屋歇息了。于是就纷纷进屋取出个人的随身衣服,以及凉席塑料布等物品,干脆就在马路中间静坐。

        这时就听见救护车、消防车往来的紧促笛声,而且越来越多。大家开始意识到有伤亡的情况。稍后,死伤的情况就从四面八方传来。在外边避震的人员就坐不住了,牵挂老人以及亲属的安全。那个时候,居民家中还没有电话,只好骑上自行车前去亲属家中询问。突然间马路上人山人海,往来的自行车比上班时的早高峰还要拥挤,转告互相平安后,家人才算放心了。时间已经到了中午时分,大家还不知道震中在什么地方。

        三、赶赴单位

        大地震之后,家中老人与孩子由我爱人照顾,我即前去单位。当天早上,不到七点钟就赶到工作单位。之后,人员都陆续到达。

        

        由家中到单位的路程,骑自行车大约需要三十分钟的时间。这一路上,见到的是残墙断壁,楼上震坏的瓦砾,路旁比比皆是。当行走到建设路与曲阜道交口处,见一幢三层楼的房屋,临街的一面山墙全部倒塌。由一楼到三楼居室的剖面清晰可见,马路上除了洒落的砖瓦与家具外,还躺着一位中年妇女,身穿背心裤衩,人早已死亡,当时还没有来得及救护。这是在马路上第一次见到伤亡的人员。

        到单位后,就想用电话了解各企业的情况,可惜电话线路已经中断,无法接通。当时党委领导决定,把所有干部分成若干小组,分头骑自行车下去,到各个工厂现场了解,掌握第一手情况。主要了解的内容是:工厂职工有无伤亡;厂房设备损坏程度;能否恢复生产等问题。

        我与另外两位同志为一组,前去工厂了解情况。当走到南京路某医院门口时,就看到伤亡的人员在便道上摆开,上面只盖了一层白布。为什么把尸体摆在马路上?原因是医院的停尸房已经放不下了。见到如此惨状,人们的心情非常沉痛。

        

        走到兰州道时,就见周围的房屋损坏严重,马路上到处是砖头瓦块,自行车都无法进去,只好推着走。第六玻璃厂就坐落在这条道路的中间,我们进厂后,看到厂房损失严重,生产是无法进行的,大部分工人放假回家,一部分工人留守。厂长率领几个青壮年在厂内排除险情,将未掉下来的砖和木料都捅下来,以免伤人,这项工作是非常危险的。至于工厂的损失情况,一时还难以算出。我们三人又做了全面的勘察,记录清楚即回单位了。

        经过全体干部下工厂了解,行业的情况已经基本清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排除险情,修复设备,待条件成熟后,才能够恢复生产。

        把行业的地震损失情况汇总后,已经是下午4点了。稍事休息,就听到沉闷的声音,大家意识到又有余震发生,从楼内快步跑到马路上。脚跟尚未站稳,就发生了余震。在浙江路上,向北望去曲阜道上的一幢楼房,离我们只有大约200米远的距离,墙体分开又合上,冒出一柱土灰,直上青天,好似炸弹爆炸一般,着实吓人。所幸楼内空无一人,早已躲到马路上了,没有造成伤亡。虽然这座楼房没有倒塌,经鉴定已经成为危楼了。

        这场余震发生在当日的下午五点钟左右,被众多居民亲眼所见,更加对地震有了恐惧感了。从此,人们不敢进屋睡觉了,只好搭个防震棚在马路上住宿了。

        四、目赌唐山震后惨状

        

        唐山大地震之后,第一时间进入抢救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解决唐山人民生活所需,天津市开展了按系统对口支援的办法。震后数日,我随第一轻工业局系统各单位前去支援,所带的物品,主要是一些食物与药品。车队缓慢地行驶在被震坏的公路上,一路上所经过的村庄,看到的都是残墙断壁,人们的心情骤然沉重下来,。平时只有两个小时的路程,我们却走了六个多小时。当车队进入唐山市后,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片废墟,房屋已经全部倒塌。所看到的是解放军在清理现场,继续寻找被压在瓦砾里的生存者,死亡者已经掩埋。负了伤的唐山居民,在原地利用已经震坏的木料,使用各地支援的塑料布和油毡搭建临建棚,暂时在里边栖身。凡是使用的军队绿色帐篷,据说都是轻伤者,至于重伤员都已经送往全国各地治疗。为了震区的安全,凡是来这里的车辆与行人,都要经过解放军严格的审查。

       

        这里本来是很熟悉的地方,如今已经面目全非,我们费了很大的周折,才找到了接收单位。因为他们在街上,也搭个临建棚,无任何标志,况且这些临建棚又都是一个颜色,使人们无法辨认。他们看到我们是来支援的,顿时感到无比的温暖,眼中含着泪花,紧紧握着我们的手,无更多的语言,只说:“谢谢!谢谢!”。我们也十分感动,看到他们的困难,说道:你们需要什么物品,下次我们还要送来。之后,果然我们又去了第二次、第三次,尽可能的满足他们所需。

        

        五、进住防震棚

        大震之后,余震不停,即便是房屋没有损坏,人们也不敢在屋内居住。因此人们就在马路上搭起了防震棚,每天在那里过夜。说是防震棚,其实非常简陋,只不过是用几根竹竿做框架,盖上塑料布,只能够起到雨淋不着而已。当时正值三伏天,又是多雨季节,每次下雨虽然雨淋不着,脚下还得淌水。天气放晴,又骄阳似火,塑料棚内如同蒸笼一般,更是挥汗如雨。每到夜间,加上蚊虫叮咬,更是难耐。人们就这样地受到无情的折磨。

        时间进入深秋,天气渐凉,一层塑料布难挡秋风,人们是无法继续在外边居住。一部分房屋已经损坏的居民,就在马路上用砖搭盖临建棚,准备在此过冬。虽然简陋,还是可以御寒。房屋没有损坏的,就在屋内进行加固,用木料支撑起来,即便房子坍塌,还能够生存。我家就由单位借来几个货架子,晚间在上面睡觉。这样的生活,一直到转年的秋天。

        无论是搭临建的、还是在室内加固的,马路上的防震棚都没有拆除,其原因是一旦发现异常现象,人们还是到那里躲避。

        在当时社会上还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们纷纷养鸟,原因是它能够进行地震预报。那个时代,人们还没有养宠物的习惯。凡是养宠物者,一律视为资产阶级思想,要进行严肃的批判。当然养几只小鸟是属于儿童玩物,不在此列。尤其是虎皮鹦鹉,它繁殖的快,最受人们欢迎。一时养鸟成风,虎皮鹦鹉更是抢手,价格也比平时高出许多。在家的老人与儿童,又增加了一个新任务,就是观看鸟儿有什么异常。如果发现异常,全家到晚上必然去马路上的防震棚过夜。

        马路上的防震棚,在天津市存在几年的时间,直到1982年才彻底清除。

        六、大地震造成的损失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唐山市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裂度为11度。地层深处突然释放出巨大能量,出现了“地光闪射,地声轰鸣,房屋倒塌,地裂山崩”的重大灾难。几分钟内,整个百年老城夷为虚土。

        唐山市老市区多为老式单层民房,震后变成一片瓦砾。新市区大多数是砖混结构的多层建筑,几乎倒塌殆尽,就连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层建筑也未能幸免。铁路轨道发生蛇形扭曲,由于路基下沉而呈现波浪起伏。地表产生宽大裂缝,桥梁普遍坍塌。在强震带上的居民,甚至把人都能抛向空中。人员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在这次大地震中死亡242419人,有16.4万人员成为伤残,100多万人员受伤,7000多家庭断门绝烟。至于经济损失,也就无法计算了。

        在地缘上与唐山市比邻的天津市,大地震波及到整个市区与郊县,也造成了严重损失。在这次地震中死亡24345人,重伤21497人。有67 %的房屋,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据7个主要工业局的统计,破坏严重的企业有289个,占企业总数的33 % 。

        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年,灾难没有压到英雄的唐山和天津人民,很快的从惊慌中镇定下来,从悲痛中坚强起来,从废墟中站了起来,继续建设他们新的家园。

        今天一座崭新的唐山市,又屹立在冀东大地上,正在向现代化的大都市阔步前进!

                                                         2006年7月28日